黄崖村介绍
-
黄崖村
- 黄崖村坐落在棋山北麓,位于莱城东南20公里、距里辛镇政府驻地东北8公里处。北靠斗子山,西接双龙峪村,东邻东峪村,南与后朱山隔黄崖水库相望。总人口230人,均系汉族,耕地面积266.8亩。有一条简易公路与外界沟通,是里辛镇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村庄之一。 据《刘氏谱》记载,黄崖是春秋时鲁国大夫黄伢的故里,黄伢死后,家乡为了纪念他,将其故里定名为“黄伢村”、元末明初战乱,黄姓灭绝。明正德年间双龙峪村刘姓迁此建村,仍沿用黄伢村名,后来人们根据该村处于黄土坡下的地理位置,遂演绎为黄崖村。 自宋元以来,黄崖一直归莱芜所辖;清末民初,莱芜县划为十区,黄崖属颜庄区所辖;1941年改属新甫县;1945年回归莱芜县,仍为颜庄区管辖;1951年改称第七区;1955年称颜庄区;1958年3月撤区并乡,颜庄区划分为郑王庄乡和颜庄乡,该村隶属郑王庄乡;同年10月郑王庄乡改为郑王庄人民公社;1959年2月,郑王庄、颜庄两个公社并为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属颜庄办事处:1985年10月,撤处并乡设立里辛乡,该村属里辛乡所辖;1995年10月里辛撤乡建镇,属里辛镇管辖至今。 昔日的黄崖村,生存条件差,因为生活困苦,不少人一辈子娶不上媳妇,人称“光棍村”。 1965年颜庄公社党委决定在黄崖村南修建库容100万立方米的水库一座。当时黄崖自然村是双龙峪行政大村的一个生产队(第七生产队,1980年1月1日脱离双龙峪,成为独立的行政村)。村址恰在所修水库库区内,需整村搬迁。为帮助村民迁移,双龙峪大队投入了部分人力物力,1965年底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新村落成。从1964年秋开始,公社组织全社大量劳力展开大会战。黄崖村民一边建设自己的家园,一边投身于火热的筑库工作,日上劳力50多人次,1966年春,水库胜利竣工。 黄崖村东原是一道宽阔的深沟,村民北上种地要翻沟越岭。特别是七、八月份汛期来临时,雨水汇集于此形成洪流,更给村民出入带来极大不便。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失也甚为可惜。1983年村委研究决定在此拦水筑坝,从这一年冬天至第二年春,历时5个半月,日出劳力50多人次,总投工9000余个,终于建成了坝底宽60米、高12米、顶宽1.5米、库容5万多立方米的小型塘坝。坝身中腰辟为宽5米的生产便道,可通车。塘坝的建成,既能利用其水源浇地、养鱼,同时又打通了村东与外界的通道,可谓一举两得。 黄崖村西与双龙峪村有一条河相隔,学生上学,村民外出,都要踩着石头过河。特别是雨季来临,学生去双龙峪村上学尤令家长担心。1997年,作为扶贫支援对口单位,莱芜市劳动局为黄崖村捐款建造了一座单孔水泥桥,解决了村民过河难问题,被称为“便民桥”。第二年村民又集资在村东建起一座双孔水泥桥。从此,昔日封闭的山村与外界的沟通畅通无阻了。黄崖新村地处山岭,过去人畜吃水要到一里多远的山脚下挑水,年老体弱者往返一趟苦不堪言。眼见周围村庄都吃上了自来水,村委和村民们也开始酝酿打井事宜。1994年春,在村委的带领下,村民们集资2万元,架电线,买电机,打机井,建水池,铺设管道,引水上岭入村,使村民们告别了挑着罐子打水吃的历史。 村里还大力发展养殖业。植桑养蚕、养猪、养鸡、养羊、养鱼等,尤其养猪,更蔚成风气。全村60多户人家,户均肥猪0.8头、母猪1.2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村。近几年猪崽行情波动较大,不少村养猪户改弦易辙,而黄崖人却不为所动,他们从外地引进优良母猪品种,改良瘦肉型肥猪,不断提高品种质量,从而打开了市场,拓宽了外销渠道,创出了产品品牌。 近几年,莱芜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黄崖村虽地处偏僻,既非交通要道,又无名山大川。可头脑活络、有眼光的外乡人却慧眼独具,看中了它远离城镇、厂矿,空气清新、环境幽雅之长,率先在黄崖水库之滨建起了餐馆,开了当地旅游之先河。自第一家餐馆“池岭山庄”落户黄崖湖畔,短短几年间,“得月”、“顺霞”、“新河”等10多家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在水库旅游区遍地开花。作为里辛镇重点开发的旅游景点之一。2002年又新上了游船等水上游乐设施。每逢农闲、双休或节假日,前来垂钓、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遂使天蓝、山青、水碧的黄崖库区成为集美食、游乐为一体的休闲胜地,其名吃——黄崖野生鲤鱼更是声名远播。 在引进来的同时,村里人也开始走出家门外出打工,增加收入。2001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 黄崖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民国时期,大土匪刘桂堂曾盘距在棋山一带烧杀抢掠。黄崖村民与周围各村群众聚集在红山寨奋起-,苦战数日,后寨破,村民罹难30余人。黄崖村相距五里路的郑王庄村驻有日本鬼子据点。为赶走日寇,村中青年有数人参加了抗日游击队。鬼子扫荡时,村民坚壁清野,为抗战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黄崖村民积极做好支前工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中热血青年更是踊跃报名参军,积极投身于火热的解放战场。其中刘加田在淮海战役中英勇牺牲。黄崖村虽村小人少,但在各个革命战争时期,都做出了不小贡献。 建国前,黄崖地薄民穷,缺医少药,患病者多因无钱求医而延误治疗。新中国成立后,卫生事业有了较快发展。1980年村民刘兴恩成为黄崖村第一位乡村医生,从此,村民一般疾病可不必出村,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就医。 新中国成立前,黄崖村教育落后,没有几个人识字。1958年成立本村第一所小学,规模较小,只有一个复式班,教员仅秦孝堂一人,1978年并入双龙峪小学。本村第一名师范生是李登友,毕业后从教40余年,现已退休;第一个高中生是刘建民,1975年毕业于莱芜四中,现于里辛二中任教;第一个大学生是刘建平,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现在莱钢职工教育中心工作。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2年,黄崖村共考取本、专科生20余名。 1987年前,黄崖村一直靠豆油灯或煤油灯照明。1987年在上级供电部门的支持下,加上村民集资,购买变压器、电线、水泥线杆,建变电室,使黄崖村通上了电。到2002年,家家有电视,并有一半的户安装了电话。 如今的黄崖村,人民安居乐业,人寿年丰。据统计,到2001年村里80岁以上健康老人共有13位,占全村人口的57%。从建国至今,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民风朴实淳厚,尊老敬老蔚成风气。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黄崖村人定能把自己的家园建成富裕、文明、祥和的桃源仙境。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还有2个地名与黄崖村同名:山东莱芜莱城区苗山镇黄崖村山西长治平顺县杏城镇黄崖村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