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香峪村
导航: 首页 北京 密云县 不老屯镇 北香峪村
北香峪村介绍
北香峪村
北香峪 北香峪村属不老屯镇所辖行政村,位于镇域东北部。全村现有人口152户,476口人。村域总面积3.3平方公里,土地439亩,山场面积12264亩。村里主导产业以林果业为主,现有板栗45000棵、人均113棵,此外还有桃树、杏树等,年产干鲜果品185吨。2008年,人均收入6000余元。 2007年开始,北香峪村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硬化村内街道8000平方米,安装路灯75盏,修桥5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修建两个占地共5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文化广场,为村民休闲健身提供了场所;对村内进行绿化美化,栽植树木1000棵,垒花墙1000米;拆违拆旧2600平方米,清理河床500米,使村庄环境得到了改善。 村南山的王波烈士墓 1943年11月11日,天刚亮,时任丰滦密区队政委王波,率领一百多战士,埋伏在北香峪村的南山,准备截击从兵马营据点去古北口的鬼子大队。 战斗打响以后,王波不幸负伤昏了过去,等他醒来时,敌人已到近前。为了保存实力,避免重大伤亡,王波命令部队马上撤离阵地,迅速转移。警卫员俯身要背他走,王波斩钉截铁地说:“不要管我,快撤!” 敌人拥上来后,狞笑着对王政委说:“你的投降,我的大官给。不投降就要你的命。”王波刚要痛骂,又觉心有牵挂,就说:“投降可以,不过你们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鬼子万没想到会这么痛快,忙说:“条件?统统讲来。”“第一,把你们抓的老百姓全部放回去;第二,从今以后不许你们再来烧杀抢掠,残害百姓;第三,我要烧掉我的破大衣。”鬼子捧腹大笑,心想,这算什么条件!忽又一怔:非烧大衣干什么?王波机警地补充说:“到你们那里还不发新的?留它做何用?”鬼子又似大梦初醒:“是的,是的,统统要发新的!王波从容自若地把大衣点着,火光熊熊,衣兜里没来得及转移出去的材料,一同化为灰烬。此时,王波霍地站起身来,高声喊道:“我是0员,中国0党章上就没有投降这一说,要杀要砍随便吧,你们的末日不远了!”说罢,便被敌人杀害,倒在了血泊中。 不幸的消息传来,老百姓失声痛哭,为了纪念王波,村民们把他的尸体安葬在了北香峪村的南山上,并立了一块“救国救民”纪念碑。1994年,由不老屯镇人民政府和我县关心下一代协会组织修建了王波烈士陵园,陵园坐落在半城子村不老湖畔。2006年4月,县委、县政府把此地命名为“密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板栗铺就致富路 北香峪村位于燕山中部,是板栗的盛产地。早在清朝,这里出产的燕山板栗就倍受清廷青睐。皇帝每年要到承德避暑山庄,密云乃必经之地,每到板栗收获季节,行宫内必备出产于不老屯地区的板栗。乾隆皇帝曾御笔为这里的炒板栗写过一首《食栗》:“小熟大者生,大熟小者焦。大小得均熟,所持火候调。”形象地说明了这里板栗加工的技巧。 北香峪村拥有板栗面积4845亩,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使得全村老百姓把自己的耕地全部种上了板栗。并在2007年成立了“北香峪板栗合作社”,现已有入社会员120户。 这里产出的板栗,因其特有的优良品质,香浓的味道,糯性的肉质,深受购买商青睐。每年板栗成熟时节,都有不少外地农用车来村里收购,仅去年就卖出了120余吨,其中部分板栗卖给了绿润食品有限公司,由他们加工后远销海外。 (图为北香峪村村口牌楼) 张珊珊郭永民/文参考资料《不老屯风物》、《历史的丰碑永恒的主题》 [全部]
北香峪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