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蒲洲营村介绍
-
北蒲洲营村
- 大兴区长子营镇北蒲洲营村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南临104国道,北依凤河和京津唐高速公路,距104国道1公里,距京津塘高速公路马驹桥出口12公里,西侧民安路、东侧朱大路自北向南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条件 北蒲洲营村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大陆季风控制,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沿海季风控制影响,炎热多雨;四季分明,冬春雨少风多,秋季天高气爽,冬夏长、春秋短。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71小时,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600mm。 北蒲洲营村属永定河冲击平原,村域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0m,由民安路向东侧凤河和南侧旱河倾斜,坡度1/3000~1/1000。土质为沙质壤土,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适宜蔬菜种植。村域内地下水位6.5m,水量充分,但作为饮用水含氟超标。 周边环境 北蒲洲营村所在的大兴区长子营镇被誉为北京南菜园,是著名的蔬菜之乡,目前正在建设以双朱路为核心的蔬菜产业带,含北蒲洲营村共5个村,生产无公害蔬菜总面积5000亩。长子营镇是目前北京市唯一的一个生态农业星火技术密集区,也是亦庄新城未来的发展区域。 北蒲洲营村位于长子营镇中部,向北2公里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的留民营村,以家禽养殖、沼气池、蔬菜西瓜、集中供气为一体的生态农场远近文明;西南4公里有碧水蓝天家庭农庄、千亩古桑园,为长子营镇规划的观光采摘区,另外还有万亩次生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明初山西蒲洲移民至此建村,名蒲洲营。后本村一分为二,因本村居北,故名北蒲洲营村。 北蒲洲营村土地总面积2000亩,其中村庄占地167亩,耕地面积1680亩。全村现有214户,其中低保户2户,困难户3户。总人口874人,其中本村常住人口778口人,外来暂住人口96人。全村劳动力总数482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418人,占86.7%;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64人,占13.3%。2005年全村农业总产值9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低于大兴区7570元和北京市7860元的水平。 村民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主要依靠单纯的农业种植生产收入,种植的品种、质量一般;二是缺乏农业设施投入,主要进行露地生产,只有少量、简单的土温室设施,不能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受市场制约大;三是缺乏农业合作经营组织,产品由商贩收购,不能获得最大利润;四是集体经济薄弱,基本没有村办企业;五是农业产业链短,缺乏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 北蒲洲营村是京郊典型的农业村,耕地面积1680亩,人均耕地近2亩,比大兴区和全国平均耕地面积高50%左右。村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 全村农业生产目前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2005年种植面积700亩,大部分为露地种植,其他为简易日光温室面积60亩,简易塑料棚面积30亩;主要品种有香菜、茴香、菠菜、油菜、洋白菜、茼蒿等叶菜,没有主导品种,没有蔬菜协会、合作社等农民协会组织,蔬菜销售主要靠商贩来地边收购,菜价随市场变化波动较大,农民种菜收益不稳定。 村内有粮田532亩,实行冬小麦、玉米轮作,2005年生产粮食42.4万公斤,人均485公斤,基本满足口粮需求。 村内曾规划养殖小区30亩,现有1户农民从事养猪,存栏规模200头,另有鸭子屠宰厂一处。 二、三产业现状 北蒲洲营村没有村自办企业,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集体用地出租收入,2005年集体收入12万元。 目前在该村落户的企业有7家,分别是:北京市德联金属制品厂、机械加工厂、饲料厂、通风管道厂、打铁厂、小提琴制造厂和氢气厂,均为民营企业,除德联金属制品厂生产电线电缆年产值超2亿元外,其他企业规模很小,谈不上产业。这些企业以较低的价格租得该村土地,对村集体经济的贡献不大。其中,德联金属制品厂吸纳村民30人,为部分村民提供了就业门路。 基础设施现状 村域内现有两条主要公路自北向南穿过:东面为朱大路,为乡村公路,连接镇内村落,路宽6米,为柏油路,路面基本平整。村西侧为2005年新建成通车的民安路,路宽9米,连接六环(马驹桥)和104国道。 该村用电基本解决,供电能力2650KW,能够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村民生活用能源主要是靠煤和液化气。各户已经通自来水,由镇水厂统一供水。村庄内主要街道已硬化,但街坊路仍为土路。为解决居民洗澡等生活用热水,全村已安装210台太阳能热水器。 社会公共事业现状 村委会大院占地6000平方米,设施简陋,院内设有一间农民培训学校。村委会西侧建有卫生服务站,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2003年建成使用。村内有两家小卖部。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