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区
导航: 首页 贵州 六盘水 钟山区
钟山区介绍
钟山区
钟山区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六盘水市,是西南川、滇、黔、桂、渝四省一市的“旱路立交桥”、贵州西部大城市六盘水的中心城区,处于滇黔两省结合部、贵阳——昆明两大城市的中心点,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中心带,是西南铁路、公路交通的十字路口。东接省会贵阳,北邻四川、重庆,南连广西,南下出海,西可穿越云南通往东南亚,区位条件十分突出。 城市建设行政区划钟山区是1988年建立的市辖县级行政区,是“中国凉都·六盘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和金融中心,辖4镇1乡4个街道,面积478平方公里,人口45万,居住着汉、彝、苗等31个民族。 因市中心有上钟山、下钟山而得名。 1987年12月,国务院以国函(1987)199号文件批复:撤销水城特区,设立六盘水市钟山区和水城县;以原水城特区的水城、大河、汪家寨、大湾、老鹰山、观音山6个镇和城关、教场、其林、德坞、凤凰、白腻、月照、煤厂、以德、艺奇、纳福、三合、二塘13个乡为钟山区的行政区。 2006年,钟山区辖:4个街道(黄土坡、荷城、凤凰、德坞)、1个乡(月照彝族回族苗族)、4个镇(大湾、汪家寨、大河、老鹰山),63个行政村、65个居委会、49个社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5329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分别为:黄土坡街道125533人,荷城街道91632人,凤凰街道32221德坞街道12052人,老鹰山镇33181人,观音山镇9716人,大河镇32486人,汪家寨镇52957人,大湾镇48267人,月照彝族回族苗族乡15248人。 工业类 钟山区工业基础雄厚,传统的煤炭产业、原材料、建材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水平,电子、医药等新兴工业也在逐步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钟山区矿产资源丰富,煤、铅、锌、石灰岩、铁、硅石、锰、石英等矿产资源蕴藏含量大,开采加工条件好,加上原有的工业基础,适宜按照“产业链接续延伸”和“产业板块拓展”的工业发展方向巩固和升级传统资源开发型工业,大力发展和引进矿产品的接续性加工及副产品回收加工利用类资源型精深加工工业。 煤炭产业:“江南煤都”六盘水的煤炭资源丰富,钟山区辖区内的煤炭资源适用发展煤炭的深加工、煤层气、瓦斯等副产品及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按照产业链的发展途径,可发展煤-电-高能载体产业、煤-焦(气)-化产业、煤-油-电产业、煤焦油精细化工等产业。 机械制造及材料工业:随着六盘水大型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城市开发建设加快,对机械、机电设备、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工程材料、五金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中小型机电设备制造、建筑装饰及建工材料生产、五金制造等相关行业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轻工业:可依托境内的人力资源、气候资源、电力资源等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如制衣、制药、药材种植加工、食品的生产加工等行业。 经济 钟山区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类型,即现代工业和落后农业结合组成的城市。过去,钟山区农业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肉猪、家禽养殖规模小、数量少。随着城市中心区的拓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增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要使15万农民富裕起来,钟山区政府坚持把农业放在突出位置来考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围绕城市餐桌,大力发展城效型农业,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兴建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和新特蔬菜高效栽培基地,如引进以色列品种无限生长极西红柿,亩产近万斤,努力推动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扩大经果林种值规模,以品种改良为重点,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已建成南江黄羊、爬山鸡、折耳根、金秋梨等20余个种养基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种植粮食的局面。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累计投资1373万元,建成人畜饮水工程65处,安装输水管道717公里,解决94296人、60945头牲畜饮水困难,建成沼气池4500口,完成坡改梯工程21455亩。三是重点扶持凉都乳业公司、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场等龙头企业,加快基础项目的实施,加大石河景区、白鹤景区的开发建设。实施退耕还林35000亩,完成天然林工程公益林建设24万余亩。同时,帮助退耕还林退草的农户寻找增收途径。四是投入1200万元扶贫资金,共脱贫13855人,全区整体实现脱贫。促进1.3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46元,年均增长5.45%。 钟山区工业以煤炭为主。为整合资源,调整优化结构,使资源增值,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增长,钟山区一直围绕巩固煤炭,改造铅锌的战略,推进全区工业结构调整。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取缔土法炼锌、土法炼焦,加大铅锌冶炼的改造力度,强化骨干矿井的建设;五年来,共取缔2700个土法炼锌炉,关闭不具备安全开采条件的小煤窑500处,同时对于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符合环保要求的铅锌冶炼厂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14对煤炭骨干矿井改造,推广机械采运、壁式采煤法,所有的矿井安装井下瓦斯监测系统,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理顺了煤炭产、供及税费征管关系,依法保护生产者、经营者、运输户的合法权益,标准化验票站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电子计量标准管理。除了煤炭、铅锌外,钟山区政府还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招商引资。凤凰新区的开发、野马寨电厂的建设、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场的建成、大型铁路货场、老鹰山煤化工等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将成为钟山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几年,钟山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极快,非公有制经济税收超过区财政总收入的60%。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钟山区明确提出了“放手发展、积极支持、合理引导、规范经营”的思想,实行市场准入平等、税费平等、融资平等,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条件的外部环境。六盘水南编组站的建成投入营运,凤凰新区的开发建设及小城镇建设,给各类商业、娱乐业、餐饮业、运输业、加工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旅游、货运仓储、金融保险、社区服务、房地产、社会中介、信息咨询等拉动性强的新兴行业也应运而生,一批境外非公有制企业相继来此落户。 全区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城市贫困居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群众消费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私人购房购车持续升温,市民居住、交通、购物、休闲娱乐、医疗及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已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教育等事业正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建设日渐繁荣。全区社会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 荷城花园传统文化 (一)文化活动 “十五”期间,随着国家对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加强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钟山区汪家寨镇、凤凰街道办、老鹰山镇、月照乡等相继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共4个),社区已建文化活动图书室14个,各行政村都在筹建和建成大小规模不一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同时,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已建社区文艺队伍10支,人员近300余人,农村自办文艺团体3个,人员40余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艺队伍的不断壮大,为改善边远地区农民文化生活的贫乏状况,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该区积极推动“2131”工程的实施,近五年来,累计到边远村寨放映78场次,观看人数18540余次。因陋就简地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累计送戏下乡43场次,观众2.5万余人。 (二)节日 除每年配合市政府举办“凉都消夏节”文化活动外,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创建双拥模范城区大型广场演出、钟山区创建精神文明城区万人签名活动、钟山区“迎国庆”系列活动及钟山区迎新春广场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地貌特征 1、地势:钟山区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黔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之梯级状大斜坡地带,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北低。海拔最高点是大湾镇境内的贵州第一高峰—韭菜坪,海拔高度为2900.3米;最低点在月照乡的独山村界河出境处,海拔高度1450米。 2、山脉:境内山脉延伸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大,为乌蒙山脉分支之3条山脉。一条自梅花山向东南延伸,经我区德坞、凤凰出境,此山脉为长江水系水城河(响水河)与珠江水系北盘江分水岭;一条自梅花山到水城县的双嘎乡向南边延伸,经德坞、黄土坡、荷城3个街道办事处到月照乡,成为水城河(响水河)与三岔河(大河段)的分水岭;另一条由韭菜坪延伸到水城盘雄乡分支,经汪家寨镇的纳福转向东边延伸到大河镇的以德进入水城县的连山,成为三岔河(大河段)与连山河的分水岭。 3、地貌特征:境内地貌由山地、丘陵、谷地、盆地、台地、山原6类构成,地貌与地层岩结构关联较高。在碳酸盐类分布区,岩溶盆地、丛峰槽谷、峰林洼地和孤峰、穿洞、溶洞、石笋、石芽、坡立谷、竖井、落水洞等个体形态,构成了北亚热带高原奇特的喀斯特岩溶景观。 生态植物植被 1、生态植被:由于多种原因,境内原生植被尚存很少,现状植被均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乔木主要有松、杉、青冈、包石栎、猴樟等,灌木有石楠、冬青、乌饭、南烛、旱冬瓜(化槁)等。原生植被破坏后,次生植被演替为以火棘、悬钩子、毛叶蔷薇、马桑、野花椒等为主的藤刺灌木。灌木林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脊和孤峰上;由于气温低、风大、土层浅薄、水肥条件差等原因,即是乔木树种,也只能长成灌木。在规划开发的旅游区内,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植物生长茂密,并有规模不等的天然草坪。 2、野生常见植物:野生山菜植物:茨菰、花椒、蕨苔、竹笋、萱花(萱草)、藤藤菜、木姜子、野荞菜、香椿、刺老包、木耳、菌类、竹荪及其它野生菜等。 3、野生果品植物:短杨梅、五味子、八月瓜、藤瓜、毛叶蔷薇、刺梨、猕猴桃、山楂、草莓、野葡萄、茅草、榛子、枸杞、毛杨梅等;野生纤维植物:构树、荨麻、野桐(九层皮)等; 4、野生淀粉植物:蕨根、春冈子、火棘(救军粮)、广魔芋等; 5、野生硬木植物:野胡桃、高山栎、黄连木、清香木、刺叶冬青等; 6、野生园林花卉植物:木莲、重瓣棣棠花、细圆齿火棘、小果蔷薇、西南山茶、秀雅杜鹃、马樱杜鹃、皱皮杜鹃、岩生杜鹃、云南杜鹃、南天竹、山梅花、刺叶冬青、野扇花、女贞、野八角、爬山虎、金银花、华钩藤、棕桐、麦冬、兰花、龙胆草等; 7、野生药用植物:野生药用植物有300多种。但名贵药用植物只有:天麻、黄连、杜仲、石斛、菌灵芝等。 8、珍稀植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则有伞木、杜仲;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黄连、天麻、扇蕨、清香木。 野生动物 常见的野生动物有蛙、蛇、鹰、野兔、鹞、燕、麻雀、乌鸦、喜鹊、画眉、杜鹃(布谷)、八哥、黄鹂、竹鸡、秧鸡、鹧鸪、雉鸡(野鸡)、白腹锦鸡、斑鸠、啄木鸟、小云雀、山雀等;尚有穿山甲、松鼠、野猪、黄鼬(黄鼠狼)、刺猪等种类。 野生珍稀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水獭、灵猫、白腹锦鸡、小鲵(娃娃鱼)、角蛙等 矿产资源 钟山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属于素有“江南煤都”之称的六盘水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现矿种30余种,主要有煤、铅锌、石灰石等。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埋藏浅,易开采,现已探明储量20亿吨。 旅游资源状况 名胜风光 (一)名山—韭菜坪:位于钟山区大湾镇海戛村,山上长有野韭菜,山脊和侧坡上呈现一处处缓平地带,故名。主峰距中心城西北约90公里,海拔2900.3米,为贵州省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韭菜坪梁子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坡缓长,北坡陡短。梁子岭脉亘于群峰之上,为四周群峰簇拥,峰上有峰,岭外有岭。梁子岭脉绵延,山体宏大,岭高峻而不陡险。只少部地段石化呈喀斯特地貌。大部为草山,草地铺茵似毯,间有箭竹和灌丛,牧群如云,云雀凌空弹翅蜿歌。靠主峰东西两侧,有两座次高峰,从两边将主峰托起,好似擎天巨人之双肩。梁子东西两头之南北两侧,岭脉呈对称四伸,廷展出四片小山群,峰群林立耸翠,从而将主峰衬映更加挺拔雄伟,可谓“山海之上耸巨峰,巨岭脊上挺危峰”。一峰高踞千岭万山之上,而成“山国”贵州之“山王”,从而更显高朗、开阔和壮美。可目扫水城、赫章、威宁县邻近主峰之大片辖区,远山如浪,山与天相连,四周群山皆小。主峰之巅,长满杜鹃花、刺叶栎、箭竹等植物,国家于顶端置有测量标记。岭上气象万千,变幻多端:晴日,目穷数百里,收众山于眼底;阴时,视线不过数米,如沉雾海;雨天,或细雨如丝扑朔迷离,或暴雨倾盆,山怒峰吼;雨后初晴,云海茫茫,千山若隐若现;春日,山下已是万紫千红,山上却积雪未尽,草木沉睡,一旦春光普照临山,满山植物抢时放绿开花结实;春夏之交,一旦乌云密布,冰雹骤然而至;夏令,山上和曦送凉,山花烂漫,杜鹃点红;秋季,红叶遍野,金绒满地,八月左右,满山提早换上“黄袍”,寒气一袭,竟会大雪纷飞;十月,就银装素裹,耸亘皓幛。 (二)喀斯特景观与洞穴: 1、水城溶盆峰林区景观:上钟山、下钟山、凤凰山、石龙、笔架山公园、龙凤地宫、麒麟洞、清华洞、一线天(小三峡)、白鹤景区、双坝景区; 2、老鹰山岩溶洞穴地貌景观:神洞迷宫、石河景区、战备油库群、大白崖峡谷、石河水库、天然杜鹃林、石大人山、阴河洞、山间草甸、坡地牧场; 3、月照三岔河峡谷溶岩洞穴景观:月照景区、小山峡、月照、小屯、独山、赵家大箐、驼峰山、蟾蜍吞月山、伏狼山、大硝洞、老鸦洞、仙人洞、猴子洞、跳花坡、电站瀑布、大坝草场。 现代人造景观:人民广场、明湖公园、清碧公园、人民广场、荷城花园(包含凤池园、麒麟洞)、德坝大桥、铁路南编组站; 民族风情:民族风尚、民族文化、民间音乐、民间工艺、民族习俗、民族节日。 近郊游景点:白云山庄、红石榴山庄、桃源山庄、辰峰园、双龙科技观光园。 旅游服务功能 (一)交通运输:钟山区交通较为发达,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创造了“东进西出”、“北上南下”的有利条件。 1、铁路运输:贵(阳)昆(明)铁路横穿东西,株(州)六(盘水)在区内接轨,内(江)昆(明)铁路纵贯北南,二级三级编组站在区内建成,钟山区地处铁路运输的“大十字”交汇处,特别是内(江)昆(明)与南(宁)昆(明)铁路相接,构成了西北各省、区通达出海口之捷径。 2、公路运输:贵(阳)烟(堆山)、水(城)盘(县)、水(城)毕(节)、水(城)煤(炭包)、水(城)南(开)等公路由区内通往四面八方。区内乡以上营运公路228公里,其中省道95公里、县道39公里、乡道94公里。全区67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路率达100%。 (二)旅游服务设施: 1、区内有市政府迎宾馆、明湖宾馆、钟山宾馆、新华大酒店、雨田酒店、金三角大酒店等星级宾馆。 2、特色饮食系列:钟山区是汉、彝、苗、回等26个民族聚居的贵州西部重要城区。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开发,各地游客的溶入,全国各地的饮食风味与本地的饮食风味相渗透、相融合,创造了具有钟山区风格的包容东西南北的饮食特色。除登大雅之堂宴宾的各种菜系列以外,还有以黑山羊、黄牛、本地鸡、狗、鹅、鱼等肉为主料的火锅系列、民族风味系列、山野风味系列、烙锅小吃系列、烧烤小吃系列、酸味饮食系列、土豆食品系列、荞麦食品、姜食品系列等等。有老城小吃一条街、西部一绝的全有福烙锅、还有在建的凉都羊汤锅特色饮食城,该项目是六盘水市第一届凉都美食节以本地特色饮食为主打产品,主要以羊肉各种深加工特色饮食为基础,及其他饮食为一体的特色饮食城。凉都羊汤锅(特色饮食城)建在德坞街道办事处西宁路两侧,全长520米,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凉都羊汤锅(特色饮食城)的建成,成为我市饮食文化领域的一个新亮点,对打造“凉都品牌”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已引进天恒大酒家、夜朗王羊汤锅、辣鸡王、全聚福羊汤锅、红盆景干锅鸡等几十种特色餐饮。 旅游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 一是六盘水市钟山区处在滇、黔、桂三省区边缘结合部,处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带的中心节点位置,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位置取向,把我区与三个省会城市紧紧地联系起来; 二是钟山区处于南贵昆经济带西部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六盘水市,这一地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钢铁原材料生产基地,比较优势突出,六盘水铁路交通枢纽的建成,使本区成为六盘水、毕节、黔西南三地市的物流中心,成为该地区的区域中心和发展带动点; 三是处在六盘水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城区,有市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城市经济的良好条件。 (二)气候优势: 钟山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气候较为特殊。按照气象学四季标准划分,则为既无酷暑,又无严寒,常年无夏,春秋相连,人们常表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表现出典型的贵州西部高原气候特征。对于开展休闲度假和避暑观光、体育竞技、探险(攀岩、洞穴)与考察等旅游活动十分有利。 气温:年平均温度12.3℃,极端最高温度31.6℃,极端最低温度-11.7℃,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4.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0.1℃。 降水量:年均降水量1182.8mm,降水量最少月(1月)为17.6mm,降水量最多月(6月)为243.7mm,降水量超过l00mm的月份是5至10月。 日照天数:年日照时数在1253—1556小时之间。 无霜期:无霜期在230—298天之间。 湿度:年均相对湿度8l%。 古迹遗址 历史古迹: (一)硝灰洞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 硝灰洞因古时有人在洞内挖土熬硝得名。位于中心城西北23公里之三岔河北岸,地处今水城发电厂附近,是贵州省继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后,于1973年夏发现的又一古人类文化遗址,为贵州发现的第二个有人类化石之旧时器时代遗址。同年冬至次年春,由省博物馆发掘清理。此洞为一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南,比今河面高出40米,海拔1700米。洞内所存堆积物长1.5米、宽0.3—1米、厚0.1—0.7米,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于第三层堆积物中,出土古人类牙齿化石一枚,系老年男性左上犬齿,齿枚粗壮,齿根较完整,末端稍缺,齿冠咬合面严重磨损。近中远中径为9.3毫米,唇舌经为9.8毫米,齿根19毫米,呈黄色,石化程度深。具有关专家考证:较“北京人”进步,较“柳江人”和“山顶洞人”原始,命名为“水城人”。伴随出土有东方剑齿象、野牛、野羊、野猪及野鹿等化石多件。有石器53件,计石锤20件,石片33件。其中5件用锤击法制成,:28件用锐棱咂击法制成。锐棱咂击法加工石器,为该洞古人类加工石器之主要方法,迄今为止,为全国所有旧时器遗址中所发现之特殊加工方法,可能代表一种新型区域性文化。在厚达0.5米灰烬层中,发现含有多种颜色灰烬、烧骨和烧石。硝灰洞是我国华南地区古人类用火年代最早、最丰富之遗址,确定地质年代为更新纪晚期,距今约20万年。因修公路,洞已大部破坏,现仅余洞后左方一文化层剖面。该遗址对研究史前人类进化、演变、发展有极为重要文物考古家价值。1982年2月23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福集厂铅锌冶炼遗址 距中心城东30公里,老鹰山镇石板河村和本桥村。面积1.2平方公里。村前村后,漫山遍野皆冶炼铅锌所遗址堆积物,有的厚达15米。福集厂建厂年代,据1987年10月在街上发现之火神庙碑记载,为清乾隆十年(1745)。厂区由生产和生活区组成。生产区主要在福集至火烧坡一带。矿石主要从人和洞、穿岩洞、头塘老珙山观音厂(今金竹林)等处采供,年产锌180万斤,产品均调往毕节和外省钱局制币。据乾隆《毕节县志》载:设于毕节之宝黔局,“每年用白铅(锌)四十万斤,自水城之福集厂拨运供铸”。生活区主要在街上,此处系福集厂核心,厂官、管事等均居此。咸丰年间,街上四周筑有城墙,厚1.7米,高4米,长1000余米.福集厂停办后城墙内外两侧石料被拆毁,只余中部夯筑之土心,故又称“土城”。城中有一条街道,宽5米,长300余米,连接东西两道城门,仅此二门可通城内。城内原建有官房、花厅、东西库房、火神庙、龙王庙及其他建筑设施,西门外还建一座孤老院,收养年老体弱无家可归劳工。附近还开辟有一300余亩大菜园,以保证厂内蔬菜之需。是时驻有护厂兵丁,辟有数亩宽校场。由水城通判代管厂务,较有名管事(管理厂务-)有嘉庆、道光年间之何学彦,咸丰年间之肖必明(肖万全)等,肖必明创有“万全商号”。福集厂停办时间,《咸同贵州军事史•七十六章熟苗之役》载:咸丰十年(1860)十一月“威宁苗掠至水城…苗据福集厂”。据肖必明子孙述说,福集厂陷时,其祖事先得讯,逃到水城,护厂兵头领杨喜贵战死,可推此次战事系停厂直接原因。 此遗址为当时贵州少数几个大厂之一,系贵州为数不多之著名铅锌冶炼遗址之一,对省市矿业史及社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6月3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1月9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遗迹——古建筑 一、东岳殿: 位于老城东之城隍庙内,坐东北向西南。始建年代待考。从现存梁架结构看,未发现拆换情况,可见建后未作过大改修。城隍庙为水城较早寺庙之一,现已部分拆毁。东岳殿系庙内保存较完整之古建筑。为砖木结构,主要构架全以优质丝梨木做成。九架檀,通面阔三间13.83米,进深7.86米,座落在2.8米高月台上,两层单檐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底层和二楼之明间均为一进,次间均为二进;明间为抬梁式,两山为穿斗式。占地面积为108平方米,经多年风雨不毁。 门前踏垛为19级,无垂带,纵6米,横4米。月台正面两侧砌有青石月宫门,高2.8米,与月台平,可容两人对过。 东岳殿挺拔雄伟,可体现当时建筑水平与技术成就,具有较高文物价值,为本区不多之古建筑遗物,更显珍贵。1987年12月28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文昌阁: 俗称观音阁。位于老城北端一小石山上,坐北朝南,略偏西。始建确切年代待考,至迟在清嘉庆初年。文昌阁为一处古寺庙建筑群总称,包括山门、魁星楼、文昌宫、韦驮亭、文昌阁、东西配殿等。东西宽48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 其中,文昌阁系水城尚保存较完好之一处寺庙余部,尚存文昌阁及东西配殿,而山门、魁星楼、主持房、韦驮亭等已不存。文吕阁自50年代以来,曾用作单位宿舍而折修改装。继而毁于1958年。 据老人回忆,文昌阁坐落之小山上,长满松柏、皂角、冬青、竹子及花草,文昌阁掩荫于高大树木之下,清净幽雅。每当夜幕降临,干百只白鹤、鹭鸶栖息于树上,倍添生机。今树木绝大部分已伐。 尚存之文昌阁,占地面积216平方米。通面阔五间24米,明间面阔4.6米,一进9米,次间面阔4.1米,一进9米,梢间面阔4.1米,二进9米;通高9.3米。单檐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构架,砖石砌筑四壁,盖青筒瓦。除筒瓦有部分换盖外,木构架、板壁、墙壁、滴水等,均系清代遗物。 东西配殿各为面阔三间,8.7米,一进6.5米,通高5.6米.为单檐硬山,穿斗式,砖木结构,盖小青瓦,占地面积各为56平方米。 文吕阁为此建筑群中主要建筑之一,为三层三檐六角攒尖顶,翼角起翘,盖青筒瓦。底层直径约4米,中上两层高约3.6米,屋顶高约2.1米,通高约13米。底层有6道隔扇,隔扇上段以透雕手法雕有象征吉祥之飞禽走兽图案,裙板上为花草浮雕,垂脊上塑有仙人走兽,翼角均系有铁铃。底层门楣挂一横匾,镌贴金正书“慈航普渡”大字。中层檐下挂一横匾,镌贴金正书“星垣书桓”大字。清道光三十年(1850),于上层檐下悬一横匾,镌贴金正书“人文蔚起”四字。 门前左右座有石狮一对,天井中央置一化钱炉,重约500公斤,铸造较精细。 文昌阁建筑群,集释、道于一地,系一处具有综合代表性寺庙建筑,对研究清代水城各种宗教文化和建筑有较高参考价值,1988年6月3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老城杨氏居宅: 位于老城内南端,坐北朝南,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杨毓彦所建。民国时期,由其后代居住。50年代,改作水城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后期,改作县医院老城门诊部。只板壁稍有改变,至今保存较完好。此宅建于一南北长东西窄台基上,布局严谨而对称,为一四合院。从踏垛而上,从临街面起,依次为前房,东西厢房,正房。由前房、厢房、正房围成正方形四合天井,用以排水和采光,天井铺石板。建筑取悬山式,适于通风防潮。宅房为两层,单檐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前房通面阔五间16.4米,进深二进7.8米;明间为过厅,面阔3.28米;次间、梢间面阔各3.28米.东西厢房通面阔各三间15.2米,一进3.85米.正房通面阔五间16.4米,进深二进8.5米,分明间、次间和梢间,明间东侧有一过道,宽1米余。前房、厢房、正房内合四周,有走廊相通,宽1.12米。居宅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做工讲究,一些部件饰有浮雕,挑檐枋上之图案精美,完整清晰。 老城内,众多清代木结构宅院建筑,尚存规模较大较考究而完整者,数杨氏居宅。为研究水城清代晚期民居建筑及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之实物之一,有文物价值。1989年6月3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罗氏居宅:. 位于老城中部大街上(今和平路),坐西南向东北,建于民国31年。为罗景玉及其弟所建。过去,此街商号云集。此宅建在一南北长东西窄之地皮上,东西壁早有他人私宅,因地而建成长方形布局。为木结构穿斗式,三层单檐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通面阔6.5米,进深17.5米,高11.4米,占地面积250平方米。由临街面前房、后房、西厢房及连接前后房之角楼组成。东侧和西侧底楼未建厢房。前房面阔二间,进深6.8米,西间靠西侧有一窄过道。后房面阔二间,进深6.05米,东间靠东侧有一窄过道。厢房面阔二间4.5米,进深约3米。耳房面阔进深均2.2米,呈正方形。 老城内尚存木结构民居建筑,在用材、选料及高大方面,均无超此宅之民居建筑。此宅为40年代城内第一高层建筑,工艺亦称城内一流。为是时优良木结构建筑之代表。 1949年以后,此宅归人民政府所有。随着木材短缺及其他建材发展采用,城市已不建木结构房屋,此宅更显珍贵。为研究清至民国水城木结构建筑发展变化及工艺水平,提供一实物。1989年6月3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下地名与钟山区面积相当:广东珠海市香洲区黑龙江鸡西密山市兴凯镇云南曲靖师宗县五龙乡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渭干乡云南临沧双江县勐库镇云南普洱景谷县勐班乡新疆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白杨河乡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娘西乡青海海南州同德县巴沟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新林镇山东东营河口区河口街道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乡 [全部]
钟山区景点列表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