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铁车村介绍
-
西铁车村
- 西铁车村位于莱城东25公里,原铁车乡政府驻地,属辛庄镇,地处丘陵,多山。全村居住在朝南的一斜坡上,通往五五二六O部队的“拥军路”经村而过。东临东铁车,南靠莱薛公路,北依寄母山林场,西接城岭村。全村共有174户,556人,耕地面积255亩。 据《张氏谱》记载,元代元统年间,张姓由淄川迁此定居,村名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相传村南有一周围修有铁栏杆的水池,故名铁池,后来演化成铁车,1949年后分东西两村,该村居西,故名西铁车。另一种说法是三国时,曹操南征吴蜀,被吴蜀战败,回归途中,丢于该处铁战车一辆而得名铁车。村中现有李、张、马、吕、蒋、王、石、陈八姓,八姓中李氏、蒋氏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继世,民风淳朴,勤劳善良。 《莱芜县志》记载,明代天顺年间,莱芜县划分四乡,四十二保,铁车属铁车保所辖;1912年莱芜县改十区,铁车属第五区;1941年莱芜划分三县,铁车归莱东县;1945年,改建县制,归莱芜县;1946年区名以数字名,铁车属第八区;1958年4月,撤区划乡,归铁车乡管辖;同年10月,铁车乡、辛庄乡合并为辛庄人民公社,归铁车管区管辖;1984年3月,归办事处管辖;1985年4月,撤处划乡,归铁车乡管辖;2000年12月,辛庄镇、铁车乡合并为辛庄镇,属辛庄镇。 西铁车村早在清道光年间立集,当时多为牧畜交易市场,后因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集市荒废。1984年10月,在池守富等人的筹集下,西铁车村再次立集。立集之初,集市设在村南的小河床中,由于交通不便利,地势不平坦,集市不兴隆。1988年2月,迁至通往55260部队公路的两侧,一、六为集日,十里八乡的村民在这里主要经营当地的瓜果蔬菜,成为铁车村人民土特产交易中心,莱城也有很多人来购买土特产。 西铁车村多河流。村南小河从南山脚下流向乔店水库,常年流水不断。村西小河,河上建有“漫水桥”,夏日雨水大作,山洪如雄狮怒吼滚滚而下,漫过小桥,奔向乔店水库。山桥虽经多年洪水的冲击,但至今仍坚固地屹立在那里。两条小河环绕着西铁车村,滋润着西铁车村。此外,山涧之中常年泉水潺潺,即使在炎热夏天也不干涸,是西铁车村及下游群众重要的水资源。 民国十四年,风调雨顺,庄稼大丰收,西铁车村民捐资建一“观音庙”,里面供奉着“观音奶奶”、“小青龙”神像,此庙为人们求雨所在。每年的二月二日为庙会,四邻八乡的百姓前来赶庙会,这里熙熙攘攘,非常热闹。此庙毁于“文革”期间,但仍有石碑屹立在那里,字迹十分清晰,记录了善良人的故事。 在战争年代,西铁车村几经劫难。1947年秋,-军队路过该村,抢走了粮食,牵走了全村的30多头耕牛,被抢劫一空的穷人忍受不住饥饿,纷纷外出逃荒,全村没走的不足200人。-反动派军队的罪恶行径,激起了西铁车村民的强烈-,全村人民为革命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孟良崮战役中,西铁车村民日夜碾米、磨面、摊煎饼、做鞋子,用小车推着支前物资日夜赶往临沂,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1947年村民马维昌在渡江战役中牺牲,授予革命烈士,王连柱、李洪都、李胜都、李存都、李贤都等人参加过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等。其中王连柱身上至今还保留着两块弹片,被定为一级伤残军人,他们是西铁车村的骄傲,激励着后人奋斗不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地处偏僻,土地贫瘠,生产条件差,村民生活尚不温饱。勤劳的西铁车村人民自力更生,日夜奋战,改土造田,开垦土地80多亩。1968年大旱,村民奋起抗旱,不计报酬,自带干粮,一冬建起一座蓄水量为5000方的水库,并修灌溉水渠5华里,全村60%的旱地变成水浇田,口粮达到自足。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西铁车村还注重精神文明建设。1956年,由王魁斗、梅守春、李龙笃等20余人组建一民间剧团,除在本村演出外,并应邀到辛庄、莱城等地演出,每年春节和东铁车剧团、郎郡剧团同场竞技,互相交流,非常活跃。剧目主要有《辕门斩子》、《燕王征北》、《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后来剧团解散,但村民对戏剧艺术的热爱仍不减当年,不少人至今仍拉二胡、打京鼓、吹小号,闲暇之余,聚在一起,自编自导,自娱自乐,繁荣了农村文化。 1996年莱马公路的开通,也开启了西铁车村人的经济意识,交通便利,信息畅通,西铁车村不再单靠“土里刨金”,而把眼光投向外面,村民李君实等先后干起了小卖部、饭店。2000年又发展园艺松树,在他的带动下,个体私营户在西铁车已如雨后春笋。目前,西铁车村已发展个体工商户26个,分别从事饮食服务、加工、维修、油坊、饭店、松林园艺等行业。村民张宪富建有小型地毯厂,安置了部分闲置人员,增加了村民收入。养殖业在西铁车村也蒸蒸日上,养猪场5家,养鸡大棚8个,全村有摩托车88辆,三轮车69辆,农忙时,田间地头,车流如梭;农闲时又忙着跑运输。低矮、简陋的茅草屋在西铁车村已成为历史,前后出厦的住宅随处可见,沿街楼拔地而起。2001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000余元。2000年开通了有线电视,2001年又发展为电话村,西铁车村在致富路上一路欢歌! 西铁车人崇尚科学,重视文化教育。早在解放初期就建起小学,1975年,又与其他村联合在村北岭建起联中;1984年改为联小。莱芜县第十九中学,就建在西铁车村村西,1970年建校,1972年招收第一届高中生,1980年招收第一届初中生,1986年7月,由县隶属下放到乡管,改名为铁车中学。恢复高考后,西铁车村共走出大学生21人,中专生28人,他们毕业后在全国各地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成就不凡。 如今的西铁车人正信心十足,奋发进取,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