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官庄村
导航: 首页 山东 莱芜 钢城区 颜庄镇 南官庄村
南官庄村介绍
南官庄村
南官庄村位于莱城东南15公里、颜庄镇政府西5公里处。该村东为澜头村,西为当峪村,北为新汶矿业集团西港煤矿,向南与柳桥峪村隔山相望。面积不足l平方公里。105户,446口人,耕地200亩。 据史料记载:南官庄,元末明初毛姓由河北迁建,因村北有关帝庙,故称南关庄,明洪武年间改称南官庄至今。盛产花椒、山楂。另据村民口传,居民最初于明洪武年间由-大槐树迁此聚居。现村中有李、马、韩、吴、刘、密、孙7姓。7姓之中以李姓最多。毛姓虽为最初迁民,但现已无,只村北有一毛家林留有佐记。村民自迁居此地以来,繁衍生息,人口逐增,世代和睦相处,形成了民风淳朴、勤劳勇敢的传统。 南官庄村与周围各村相距近不足几百米,远不超过3公里,均分布在澜头河左右,澜头河惠泽之利功不可没。澜头河为汶河支流之一,发源于莱芜南边莲花山,蜿蜒曲折,至澜头水库截流后,复又向北流去,汇入汶河。该河为季节性河流,每年冬季断流,断流时,该河静卧舒缓,宛如玉女酣睡;若会夏秋大雨,河水暴涨,浑浊的河水奔泻而下,有雷霆万钧之势。 该村自古隶属颜庄保、颜庄区、颜庄公社、颜庄办事处、颜庄镇。 南官庄村地处丘陵,多山岭薄地,适宜植树造林。现在山场200亩,人均1亩。村南为风景名胜区——花雨山。村东为澜头水库,库容量6万方。颜当路由村北横穿,每逢澜头集,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南官庄虽土地总量不多,但产粮颇多,向为富庶。澜头水库溢满时可作灌溉之用,水干涸时,人们可挖库底泥土造成田,故旱涝保收。现有扬水站2处,分作两级,村里土地俱可浇灌,年年五谷丰登。 该村古迹较多,仅关帝庙就有2处,一在村南花雨山山坳中,初建年代不详。据《重修关帝庙碑记》所刻,重修时间为康熙十五年,迄今已逾270年。庙前有两古柏,其一古柏须4人合抱方可围绕,此树之大、之巨,为柏树中之罕见,被冠为“齐鲁柏王”,其树龄又岂止270年?另一在村北,修建年代不详,现其址已毁。 庙子桥位于村北,在关帝庙(土地庙)附近。20世纪70年代末由村民捐资助建。捐资之时,村民踊跃捐款、捐物,自愿出工、出力,历时2个月建成。现颜当路接桥而过,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官庄自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0年,南官庄村政府成立,下设互助组;50年代加入初级社,约40户。1958年,南官庄村与北官庄村、状元沟村实行“三村合一”,成立联合大队。1983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5分水浇田,3分山岭薄田(兼林果)。至此,昔日的草房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瓦房。1986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梁步庭来村视察山楂生产,盛赞村里工作思路对头,有成效,有特色,并鼓励当地村民,戒骄戒躁,再创佳绩。现在,村民自觉进行了结构调整,正向小康生活迈进,在村支书带领下,南官庄村大力调整了种植结构,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新增姜地20亩,桑田15亩,使种植结构更为合理,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 南官庄村十分重视教育。50年代建立小学,设在村中;后在花雨山建初级中学,先后有李自勤、-斌任教;1984年与北官庄合班并校,成立“北官庄联小”。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2年,南官庄村考人大中专院校学生共l1人。 改革开放以来,聪明灵巧的南官庄村人除勤劳耕作外,还积极融人市场经济大潮,涌现了几位经济意识强的能人,他们主要从事经营业。如村民韩呈鹏,是颜庄镇第一个建立食品厂的人,后开办酒厂至今,现个人资产超过200万元。村民李同文、李振成、马常青等,专营钢材销售,他们从莱钢购货,运送到各地,兼营煤炭购销,率先致富。至2002年,南官庄村有几十人从事运输业,采石、建筑、装饰、饮食服务业、种植业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南官庄人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几百年来,南官庄人凭着智慧,靠着勤劳,创造着财富,不断提高着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还有4个地名与南官庄村同名:河南济源梨林镇南官庄村山西运城绛县古绛镇南官庄村山东青岛平度市蓼兰镇南官庄村山东青岛胶州市洋河镇南官庄村 [全部]
南官庄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