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峪村介绍
-
水泉峪村
- 水泉峪村位于莱城北13公里,在镇驻地西南10公里处。村南与张家洼镇的青杨行村交界,西与口镇接壤,北靠大冶水库,东邻是王家胡同村。地处山区,耕地383亩,106户,318人。 据《孙氏谱》记载,清朝初年孙姓建村,因地址山峪中,村旁有泉,常年有流水,故名水泉峪。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方山保•水泉峪”。水泉峪村,1953年成立了初级社。1957年加入高级社,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隶属苗山人民公社铜山管区;后历经沿革,现隶属苗山镇。 水泉峪村现有孙、王、李、郭4姓,孙姓人口最多。这里苍山峻岭,清泉流水,是个风景幽美的地方。村里的四大家族不分宗族姓氏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融如一家,民风淳朴,勤劳和善。村中有一条青石铺成的大街,是村民就地取材,集资集工铺成的。原村中有一大古槐在1953年遭雷击而死。原村中的关帝庙已拆除。村西北的孙氏祖林中有一株3人合抱粗的大槲树,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毁掉。树存在的时候虬劲苍郁,全村人夏天树下开会,一天也晒不着太阳。村北的七圣堂石庙建于明朝末年,乾隆元年第一次修葺,宣统二年第二次重修,至今还残存。村东小溪上游有一座库容10万方的小塘坝,是1977年社员仅用6把小推车,奋战一冬春修成的。坝水顺着东山坡的三华里水渠,灌溉着全村2/3的土地。四周群山叠翠,山水相映生辉。 水泉峪村是革命老区,是战争年代有名的支前模范村。那时候,村民摊煎饼、纳鞋底、抬担架支援前线,掩护革命干部。原山东省副省长刘众前,抗日战争时期负伤后,曾在村中住了5年,由于村民的掩护躲过了敌人的多次搜捕。1942年地区医院转移到村中,广大村民站岗放哨照顾伤员,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1969年“农业学大寨”开始,村民开山劈石,改河填坑平坟造地,使耕地增加了50多亩,打人工井5眼,改变了村中缺水吃的状况.,以孙迎美为首的林业队,刨树坑垒石堰种树育苗,绿化了村里的所有荒山荒坡,成为当时县级的造林先进单位。 水泉峪村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建国以前就有私塾先生,两名完小生。1956年利用民房创办了小学,李金生为第一任教师。先后有20多位外地教师在村里任教。1982年在校舍改造中,村民齐心协力硬是在青石陡坡上建起了8间高标准的教室。自己打制了30套桌凳,改变了“黑屋子,石台子,泥孩子”的状况。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村里先后有8名学生考上了大中专院校。有的已毕业参加了工作,成为政府机关干部、部队军官或工程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有的用开山垒堰的手,搞建筑,成了垒砖砌墙的好手。孙启海已成为100多人的建筑工头。 水泉峪靠山吃山,1985年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果业,积极搞创收,村里户户有果园,四季有水果吃,可算是个果品之乡。 1977年,干部群众在道路不通、工具差的条件下,靠双手双肩,从8里以外的大冶村运来水泥杆,架上了电线,在1978年上半年通了电。现在家电户户有,夜晚灯火明。1978年修通了连接南龙角村的公路,2002年通了公共汽车。2001年至2002年间80%的户装上了电话。 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劳耕作的水泉峪村人,现在正挺直了腰板,用聪明智慧建设着美好的明天。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还有1个地名与水泉峪村同名:山东泰安岱岳区下港镇水泉峪村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