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楼村介绍
-
吕家楼村
- 吕家楼村位于莱城西南15公里处的云台山脚下,地处山区,西依云台山,东靠尖顶山和牛石公路,北接积家庄水库,南邻凤凰山下的绿矾崖村,云凤河从村中穿过,现有土地763亩,350户,1090口人。 相传,吕家楼村在春秋时期的村名叫寨东头,是因村庄建在寨山东头而得名,曾有“先有寨东头,后有夹谷村”之说,从中可见建村之久远。 寨山顶四周筑有坚固的围墙,墙上留有嘹望口,东南和西南筑有两座坚固的寨门,各有五六米长,如今,山顶还有完好的石臼、炮台……这都是当时人们为避难而进行防御用的。 据史料记载:吕家楼村曾名陈家楼,在明朝初年有一陈姓在此居住,并建一座楼,故名陈家楼。明洪武三年,吕氏信复从莱阳渐水迁此定居,后人丁兴旺,也建有一座三层石楼(后因修水库拆除),而陈姓却逐渐衰败,后继无人,随改为吕家楼村。 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莱芜划为三县:莱北县、莱东县和新甫县,吕家楼村归新甫县圣井区。1951年属莱芜县圣井区;1958年属牛泉人民公社;1984年属圣井乡;2001年撤乡并入牛泉镇至今。 吕家楼村民自明洪武三年聚居此处,繁衍生息。村中现有吕、李、鹿三姓,三姓之中唯吕氏居多,村民历来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民风淳朴,勤劳勇敢。全村分为南村和北村,一河之隔。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底正式成立吕楼村公所,后成立10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加入牛泉人民公社,村成为生产大队,下设5个生产小队。1979年,吕家楼村开始分地到户,按“人劳各半”人均分到0.3亩水田,0.6亩旱田。1982年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1年吕家楼村开始“农业学大寨”,村民开山筑堰、平坟、改河造地,共增加耕地100亩。为彻底改变水源不足的面貌,全村新打机井10眼,其中深井两眼,均在150米以下。并建大型扬水站一座,长350米,高10米,动用石料500立方,铺设了地下管道,全村基本实现水利化。种植结构由原来以种地瓜为主改为小麦、玉米为主,地瓜成了喂猪的饲料。1986年吕家楼村施行退耕还林,调整种植结构,在村西北山上发展苹果园20亩,枣园5亩,蟠桃园100亩,并将山上的酸枣树嫁接为大枣树1万棵。在村东河边地段建梨园50亩,在村北建杏、李子园10亩,增设苗圃30亩。市、区林业局及各兄弟单位的领导曾多次来参观学习,开现场会。 吕家楼村自建村就重视文化教育,崇尚文明。据家谱记载,在清朝中后期就有21人获取过功名。建国前在吕氏祠堂内办国民小学,30年代的老先生是吕树汉,以后有吕有年、吕树济、任若舟、吕有朋等人执教,培养出的学生在部队任团级以上的干部就有吕有礼、吕有富、吕有启、吕树灿、吕有禄、吕有弟等14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先后筹资50万元,在村东南的柏油马路边建起一栋教学大楼。学校占地面积为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90平方米,可容纳学生300多人,为本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吕家楼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为39人,第一个本科生是吕有祥。学历最高者为博士研究生吕建伟、硕士研究生吕仲林。 吕家楼村人自古勤劳耕作,然亦不乏经商之精明,耕作之余,那些能工巧匠,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石匠吕有云、吕有才、吕克祥、吕有江,木匠吕有艮、吕树生、吕有行、吕如久、吕社林、吕秀林等,在周围一带小有名气。 改革开放以后,他们走出大山,走出莱芜,下东北、上广西,去陕西经商,仅花椒一项运销专业户已发展到20多家,年创产值300多万元。能人吕克良用贩花椒赚的钱作本,开起了一家中型化工厂——红良皂素厂,年创利润50多万元。村中先后有吕克朋、吕克良、吕如刚、吕向云、鹿道才、吕如太、吕杰林等盖起了漂亮的二层小楼。他们的致富带动了全村,全村的建筑业、装饰业、饮食服务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了起来,吕家楼村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从容奔小康,人均达到3300余元。 勤劳勇敢的吕楼人踏实向前,奋斗不止,两个文明建设、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项工作都被评为先进单位。回顾历史,瞻望未来,更加美好的前景定会展现在全村人的面前。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