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洛庄村介绍
-
大洛庄村
- 大洛庄村位于莱城东北7公里,张家洼办事处东南4公里,地处丘陵,村北为吕家河,村南是李梁坡,东至大古山,西接小洛庄。现有317户,1017口人,耕地面积1645亩。 据《吴氏谱》记载:明朝初年,吴姓由河北枣强迁此建村,因迁途顺利,平安落脚定居,故名“落庄”,后演化为“洛庄”,后因重名,冠一“大”字,故名“大洛庄”。 大洛庄在1941年前,归一区;1941年春后,归莱东县;1945年10月,归矿山区;1951年3月称一区;1955年10月,复称矿山区:1958年3月归王善乡;同年10月加入王善人民公社;翌年2月,并入矿山人民公社。1984年3月属张家洼镇;1985年11月,撤处划乡镇,属张家洼镇;2001年1月,属张家洼街道办事处至今。 大洛庄村民自明朝初年聚居此处,繁衍生息。后来吴姓迁往他处,孟姓居多。另两家张姓,两家王姓。现有孟、张、王、毕、李、吕六姓,仍以孟氏最多。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民风淳朴,勤劳勇敢。 大洛庄处于丘陵地带,地势高低不平,交通不很便利,全村没有一条正规的公路。生产生活方式单一,因此,耕作之余,村民外出打工的人较多,大多以建筑业装饰业为主,沟通了与外界的往来,增添了村民的经济收入,2001年年人均收入为2600元。目前,村民用于生产的主要农用机械工具是小型拖拉机10台,50型拖拉机1台。 大洛庄由于地势等原因,水资源条件较差,村民生活生产用水困难。1992年前,村民从水井池中挑水饮用。1992年以后,建有三眼机井,在孟昭章市长的支持帮助下,安装使用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吃水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生活日益改善。1979年,全村开始通电,截至2002年,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电视,100余户村民家中安上了电话。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已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养殖业、种植业欣欣向荣,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空前的提高。现在大洛庄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进行荒山开发,现已开发百余亩,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大洛庄自建村以来,就很重视教育工作。在嘉靖年间,盂氏家族就有两人获取功名,分别是孟国泰、孟沿恬。1949年建国前,村中就有私塾。1950年大洛庄小学成立,孟昭梅任校长。1968年,响应各村办学的号召,大洛庄成立初级中学。1974年并入王善中学,1997年8月合并到张家洼第二中学。到2001年,大洛庄小学由于危房改造,临时并人小洛庄。目前,一所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大洛庄小学已修建完成。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大洛庄考入大中专院校学生30余人,孟昭敬是解放后大洛庄的第一个大学生。孟昭雨是研究生。 如今,勤劳善良的大洛庄人在村领导的带领下,团结协作,勤奋工作,正在创造一个个新的“神话“。大洛庄人明天的生活会更美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