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一村
导航: 首页 浙江 宁波 鄞州区 曕岐镇 嵩一村
嵩一村介绍
嵩一村
嵩一村,原名大嵩街,是个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村。位于大嵩西门外,一度曾是大嵩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现有住房300余户,900多人口,村中主姓有俞、周、姚、薛、陈等。 据史料记载,嵩一村在元末明初已经形成村落,因没有大嵩场和大嵩“衙门”而取名“大嵩”,后又因靠大嵩江水运码头,水陆交通发达,形成街市,而闻名遐迩。明时,大嵩所城建立,为了与之有所区别,改名为大嵩街村。 嵩一村原是大嵩岙外露出海面的一块陆地,最早来此落脚的黎姓家族来自大嵩岙,马、周两姓稍后,因此,黎、马、周三姓是嵩一村形成的基族;再后,俞塘村的俞氏也来此落户,最后发展成为该村旺族。 据说,黎家祖先早在北宋时期迁居大嵩岙,南宋小康王赵构逃难时躲藏过黎家,临别时留珠衫酬谢。元末又从大嵩岙迁到嵩一村,此时,海滩陆地比较荒凉,地旷人稀,因无人争地夺山,遂由黎家人指手划界,注册于官府,以农垦形式免交或少缴赋税。这一传说从时间上基本上与黎马周三姓情况相符。黎氏曾是“堕民”身份,“堕民”即为元朝叛将及其部属。明朝朱元璋开国后就把这些人贬为“堕民”,或发配边疆,或下层贱民。为了政治避难或生活所迫,宁可逃难偏僻之地垦拓。黎家成了嵩一村的大财主,拥有良田数百亩,盐灶几十坛,山林上千亩,就连大嵩江口东象山港北岸的“黄牛礁”也属黎家人所有。“黄牛礁”地处海中,因为石质细腻,材质好,被黎家开发为石宕,专取石块、石条,至今“黄牛礁”上随处可见取掉石料后留下的一个个岩孔遗迹。周姓太公从安徽凤阳一路逃荒过来,一家老少经杭州,穿宁波,绕东钱湖,从下水爬上大嵩岭,登高一望,岭南山下是一片海洋,见路已绝,便在岭南山脚一处靠近山涧的地方落脚,此处名叫王家洋。以后,他们在这里开山种竹木,开垦山岙田,捕鱼煮盐等,直至后来再迁址嵩一村,现在他们的祖坟仍在王家洋。 嵩一村在明清时期的繁荣占了衙门所在地和一江一桥二道头等优势。 嵩一村是昔时大嵩地区的首府,南宋时在此开设了大嵩场,管理盐务,后随着村庄的形成,人口的聚集,场官代县治理民间刑事、民事等日常事务及征收盐税等,大嵩场成为“衙门”。衙门是座高于一般民房的高平屋,有二三十间房屋,内设大堂、花厅、后堂、兵营、监狱等。大嵩场官老爷坐堂理政;花厅为老爷接待来客之处;后堂住老爷家眷;兵营,住衙役、办事人员之处;监狱实则监守所,狱栋上挂“空心殿”横匾,狱内塑有法典之祖萧何神像。衙门的照墙画有“麒麟”图,神兽图-“贪”字。衙门外有营地,供场官老爷上下轿、训话及领养马匹,民国时期衙内还设有盐警队、缉私营、秤放局等。自明代建大嵩所城后,衙门与所城遥相呼应,城内为军事重地,明清时军政要务议事于城隍庙,一般性民事都在衙门内处理。民国建立国体改革,政权机关迁入城内,衙门撤消,大嵩街村逐渐冷落。解放后,衙门被拆建成民房,但一对石鼓和一块花园石尚在民间保存。 嵩一村南面有条大嵩江,西至塘溪金鸡桥管江,东通象山港和东海,村南偏东有座大嵩桥,象山、咸祥通往大嵩城和县城宁波等地的交通要津。桥东有个大道头,停泊三桅大帆船,东去舟山、宁波、上海,南往福建、厦门,运出鱼盐稻棉等特产,运回南北果品百货和生产资料。桥西村口小道头,停泊桃花、六横、象山和大嵩江渔船,集散渔货,补充渔具粮食,淡水蔬菜,村口沿江一排街屋,集市贸易兴旺,故名“大嵩街”,市面的红头被称为“小宁波”。昔时嵩一成了大嵩平原的经济中心。 大嵩恒德堂也在嵩一村。恒德堂是个慈善单位。建于清同治七年(1827),由犊山堇澄建议,瞻岐西岙杨竹生符议,并捐田十二亩开始筹备,后逐渐扩大为大嵩平原的大嵩,瞻岐、咸祥、球山,清时属天童的阳堂乡,专行收尸埋骨,施赊棺木,抚困济贫,兴办义学等等。生善为范围遍及塘溪、管江和天童、东吴等地,至民国大嵩地区成立大咸乡,善事范围收缩在大嵩地区。相传,“恒德堂”开办时大堂上需写一幅楹联,但听到的许多文人都无人敢写,最后特邀嵩一村方江浩来书写,方江浩是一位种田才子,去请时,正在地间干活,顾不得换衣服,于是头顶蓝砧帽,脚穿草鞋他当场书写了楹联,一时传为佳话。 “恒德堂”在民间办了二件好事。一是重建大嵩桥。明嘉靖二十年(1541)始建板桥,至清光绪季年,桥阅三百数十栽,跌倾栏颓。“恒德堂”有位领头人名叫桑梅生,系现年九十多岁高龄的桑文磁先生之父。民间集资,共耗资3万银元,其中桑梅生个人投资1万元,建成了拱形石桥,成为“宁波石梁第一”,桥石取材于朱家尖和“黄牛礁”石宕。二是举办“萃嵩文会”。清光绪七年(1881)至三十一年,凡25年,知府宋湘文支持,上路士人发起,大嵩场举办,一年一度应试,实为大嵩爱好文学者聚会,名为“萃嵩文会”,并非科学改试,后改由恒德堂主持。 民国三十五年九月,该村属大咸乡,1949年5月解放后仍称街村,农业合作社初期成立街一、农益、三联3个初级社;1956年三社合并升为嵩益高级合作社,简称嵩益社,时年大嵩岙社并入,翌年又分出。1958年公社化时期为旭光公社第三大队,嵩一耕作队;1961年6月,大嵩公社成立时,改为嵩益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大队改村,更名为嵩一村,建立村委会,隶属于大嵩乡。1992年5月瞻岐、大嵩两乡合并,嵩一村隶属于瞻岐镇。 嵩一村 地址:嵩一120号 电话:0574-88406072,0574-88310072 传真:0574-88406072 [全部]
嵩一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