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底村
导航: 首页 陕西 西安市 阎良区 振兴街道 坡底村
坡底村介绍
坡底村
坡底村位于阎良城区西北5公里处,下辖孙家、卓任、庙沟、刘家沟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孙家组。辖区共有耕地1798亩,371户,1572人。解放前属临潼县阎良镇第七保,建国初属临潼县阎良区阎良乡。1958年属阎良公社,1964年又归谭家公社。1978年与新来、昌平合并为永红大队,1982年后又与新来、昌平分开,1987年随振兴乡一同划归阎良区管辖至今。该村地处半塬坡地,农业灌溉条件一般,农民收入以务工和农作物种植为主。辖区内有砖厂7个、卫生室3个、农家乐17家、商店9家,村内有环塬路通过,交通便利。 一、村组概述 (一)孙家组 孙家组为北宋棘店镇所在地,原名棘店堡。明代山东孙姓移民迁此,因在塬坡底下,早时叫坡底孙,现为孙家组。旧时有土城,东西120米,南北80米。城内有三条街道,居住有十四户;城外正北、西南、东南各有土墩台一座,约5至6米高,用于镇邪,1958年以后陆续被拆除。 全村2010年有425人,耕地面积476亩。该村有孙、薛、袁、张、李、卓等姓氏。孙姓系明代从山东迁来的三兄弟之一,其中老大后又迁到南孙居住,老三在清河北岸居住;袁姓1958年由庙沟迁来;张姓解放后由商县迁来;李姓有三支,一支系孙姓外甥,一支为招赘到本村孙家的,另一支是解放前迁来的难民;卓姓系卓仁村卓姓的外甥。 (二)卓任组 因该村在明末只有卓、任两姓人在此居住,故取名卓任堡子。旧时有城,开一南门,东西150米,南北100米,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周仍有残存的城墙,后来毁于砖厂的侵蚀。村东北有古柏树一棵,人称其为“龙柏树”。村中和村西南各有皂角树一棵,其中一棵有三人合围那么粗,且树干中空能容俩人,树龄无从考证,现被移植于大唐芙蓉园内。2010年有村民560人,耕地面积599亩。 该村有卓、任、兰、刘、陈、张、孙、殷、倪、穆、王、余、李、肖、景、盛等姓氏。任姓先祖系山西大槐树人,与龙游村杨任组的任姓系同一先祖;兰姓是河南洛阳兰顺成夫妻携二子一女于1948年后迁来,同来的还有其倪姓外甥;刘姓三支,一支解放后由河北迁来,一支解放后由北山迁来,另一支解放前由振兴郑家村迁来,系任姓外甥;陈姓于解放后由铜川柳林迁来;穆姓由蓝田迁来;王姓系解放前由万先村赵家迁来;李姓解放前由商县迁来;肖、景两姓分别是卓、刘姓的女婿,解放后来此落户;张姓、孙姓、殷姓、盛姓、余姓解放后由北山同一村迁来。 该村民间艺人王秀兰的手工面花堪称一绝,远近闻名,2009年铸鼎地公祭黄帝大典所献面花就是由她主要负责做成的。 (三)刘家沟 清末时期湖北关家河的刘姓、郭姓迁此建村,因刘姓弟兄多,又在沟边居住,于是取名刘家沟。又因村西南有几棵大白杨树,外人又称刘家沟为白杨树沟。2010年有人口384人,耕地面积459亩。 该村有刘、郭、井、惠、阎、陈、丁、任、金、袁、常、杜等姓氏。井姓、丁姓解放后由北山迁来;惠姓解放前由商县迁来;陈姓解放后由富平牛家村迁来;任姓解放后由卓任村迁来;袁姓解放前由湖北迁来。其余姓氏无考。 (四)庙沟组 因该村有后土庙一座,又在沟边建村,故取名庙沟村。2010年有203人,耕地面积264亩。 该村有叶、刘、卫、张、梁、周、袁等姓氏。叶姓由湖北迁来;卫姓于解放前由蓝田迁来;张姓两支,一支由蓝田迁来,一支由临潼北田迁来;刘姓由北山迁来,与卓任村刘姓一支是同一先祖;周姓解放后落户;袁姓由蓝田迁来。 二、本村人物 卓公德坡底村卓任组人,清末曾在河南开封任县令。 孙旭斌坡底孙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加入红26军,担任少先队队长。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一师,任通信排排长。1936年底,孙奉命回乡开展扩红工作,招募了13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后随军到山西参加对日作战,曾荣获晋察冀军区“抗日英雄小铁牛”的称号。解放后,曾在西安市-八处任职。 任志远(1925~1989),坡底村卓任组人。1949年5月临潼解放后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0,历任十九兵团直属队工兵团排长、后勤司务长、文化教员等职。曾参加宝鸡境内的铁路建设。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4年12月31日在朝鲜荣立个人三等功。1955年3月被派往咸阳学习,同年又回到阎良区粮站工作。后回村担任书记。1989年在家中病逝。 孙忠权坡底村孙家组人。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山东服役。1950年入朝作战。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参与击落侵入中国大陆领空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一架。退役后,在临潼、华阴等地工作。 另外,在抗美援朝时期,本村还有多人参加志愿军,计有任志远、卓凤山、卓金福、袁志发、孙云府、任乾胜、惠明计等。 三、文物古迹 【龙柏】龙柏树位于卓任组北清凉寺遗址前,植于何年无从考证,树身直径约1.5米,树高约4米。民国时期,-残兵曾来此,见其树根露在地面上,于是锯掉露在外面的两个树根,将柏树推倒。柏树倒地后生长依然茂盛,像一条卧龙的样子,故人们称为“龙柏树”。1998年被不明身份者烧毁,现只存留少许枝干。 【后土庙遗址】阎良后土庙,俗称娘娘庙,位于坡底村孙家组东北的荆山半塬,是祭祀中华民族始祖后土女娲氏的一座道教庙宇,为山西万荣县后土庙之行祠。古庙背荆面渭,左有军事要隘断塬和汉太上皇刘煓的万年陵,西有唐代皇家道观龙游宫和唐高祖李渊的献陵,被世人视为一块祥瑞宝地。荆山后土庙始建年代不祥。初时庙小,左有后土灵湫,有求辄应。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关中大旱,西安府同知黄公于此祈雨应验,遂上奏朝廷,英宗皇帝敕修后土庙。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当地信士捐资将原来的三间正殿扩建为五间,并在殿前新建五间前殿,又于前殿之前两侧分别建造了子孙殿和西岳殿各三间,树立碑石以记重修之事。邑人武之望为之篆额,遗憾的是碑额在文革中散佚,但碑身仍立于后土庙旧址。碑文中“赐进士出身、南京太常寺卿、前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邑人武之望篆额”等文字清晰可辨。崇祯六年(1633年),众信士集资重修正殿。清康熙元年(1662年),当地信士又捐资重修献殿,告竣后,请武之望的长子武献哲撰写了《重修后土献殿碑记》。清同治元年(1862年),后土庙毁于兵燹。光绪年间,当地信士于故地重起三间正殿,虽难复旧观,但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时,四方商贾云集,八方信仕群众接踵而至,求神许愿,交易商品,场面甚为宏大,为当地一大盛事。1957年,后土庙被拆除,唯留后土塑像于残垣下。“文革”中后土塑像及残垣被毁坏无余。2004年当地信士捐资重修后土庙,2006年重立万历四十八年的“重修后土庙碑”(阎良大良村鲁琦先生寻获)于故址,于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和重阳节开展两次集中祭祀活动。目前,荆山后土庙已成为当地群众追念中华民族始祖女娲氏,传承后土文化的一处重要场所。 【黄帝铸鼎纪念地】中华一统,肇自荆山。46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荆山铸鼎,建立了国家雏形——部落联盟。据《史记》、《汉书》、《括地志》、《陕西省志·大事记》等文献记载,黄帝铸鼎地就在阎良区的荆山之阳。阎良荆山成为中华民族追寻黄帝统一精神、追念先祖丰功伟绩的寻根圣地,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自2008年以来,阎良区政协积极支持、协助有关单位和社团,在坡底孙村东北塬上举行了四次纪念活动,编撰出版了以宣传黄帝荆山铸鼎为主要内容的文史专辑——《中华原》。陕西宏远企业集团于2010年4月3日,在阎良荆山举办庚寅年恭祭黄帝大典暨黄帝铸鼎文化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随后,宏远企业集团董事长翟慕政在各级领导和诸多学者的支持下,经陕西省文化厅批准,省民政厅登记注册,于2011年元月15日在西安成立了陕西荆山黄帝文化研究院,引起各大媒体高度关注。陕西宏远企业集团为了弘扬黄帝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准备以黄帝铸鼎文化为依托,启动荆山中华盛鼎园建设项目,从而揭开荆山文化产业开发的序幕。 【清凉寺】清凉寺位于坡底村卓任组村北的荆山塬上,始建年代不详,清末毁于兵乱。后卓仁村卓公德出资在原地上重建,占地约1000平方米,分上、下两院,上院为一高耸的土台,下院有大殿,殿内有观音塑像等。寺外东侧有窑洞,人们称“药王洞”,洞内有药王孙思邈塑像。“文革”破四旧时被全部拆除。 四、教育简史 坡底小学位于孙家村中,占地约1500平方米,最初是一座天主教堂,大门向南。1958年后在教堂前修建教室,后于1984拆除重建。2000年又进行了维修。2004年撤校后,学生到振兴的昌平、红荆小学就读。现坡底村委会驻此。 五、特色介绍 【桃园农家乐】在荆山塬上有一片约150亩地的桃园,卓仁组的几十户村民对其进行承包搞起了农家乐,经过几年发展渐成规模。菜品由厨师烧制,农家饭则由农村妇女做成,农家味十足,吃后回味无穷。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地道的农家饭,还可以休息、娱乐,使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亲切感,神清气爽。桃园农家乐不仅为游人提供了休闲娱乐佳地,更带动了本村的经济发展,解决了不少妇女的就业问题。 【荆山文化锣鼓】2008年,坡底村孙家组在街道办及村两委会的支持下,自筹部分资金,购置锣鼓,成立了“荆山文化锣鼓队”,著名作家孙见喜为锣鼓队题写了队旗。4月初,卓任组在村两委会和几个砖厂的支持下,也购置了两面大鼓,随后刘家沟、庙沟也相继购置了锣鼓。自2008年以来,坡底村的锣鼓队先后参加了4次荆山恭祭黄帝大典和当地的多项文化活动,赢得了各界的广泛好评。还有13个地名与坡底村同名:山西晋城阳城县凤城镇坡底村山西晋城城区西上庄街道坡底村山西运城夏县水头镇坡底村山西运城闻喜县桐城镇坡底村山西运城绛县横水镇坡底村山西运城闻喜县阳隅乡坡底村山西运城平陆县坡底乡坡底村山西运城垣曲县新城镇坡底村山西晋中昔阳县沾尚镇坡底村山西阳泉平定县娘子关镇坡底村山西长治襄垣县夏店镇坡底村山西长治沁源县王和镇坡底村山西长治武乡县涌泉乡坡底村 [全部]
坡底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