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政铺村
导航: 首页 山西 忻州 原平市 沿沟乡 班政铺村
班政铺村介绍
班政铺村
班政铺村隶属原平市沿沟乡,位于原平市北35公里处,与代县接壤,紧邻108国道与京原铁路,为原平的北大门,便利的交通与优越的环境为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本村地势平坦,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地上灌溉,村东北、西南各有一座水库,可保部分农田春浇,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地下井水。 班政铺村总面积4010亩,耕地2530亩,其中水浇地2400亩。现有居民317户,人口976人,其中劳动力350人。2009年经济总收入为1055万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4731元。200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2003年评为忻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原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被忻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安全文明村”。在2006年以党支部书记刘福义为社长成立了“原平市班政铺常青苗木专业合作社”,并在2008年被评为忻州市农委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又被省农业厅命名为“山西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授予支部书记刘福义“全省林木种苗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原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历史古迹三班故里 上世纪后期,一处不经意的考古发现,使人们探寻到了原平文化的源头。据1990年出版的《山西县市简志》载:“原平东北处三班古墓的发掘,明确记载了班政铺为汉代班氏之故里。”汉氏班氏名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敬仰的精忠报国的楷模。先祖班壹,与战国楚王同姓,为令尹子文之后,博学多才,而生不逢时。秦灭楚,迁楚令尹后人至晋、代间居住,因以班为姓。班壹放牧为生,致牛马数千群,终成富户,不断散财资助后来的西汉边守,百岁而终。班壹后人班儒、班(氵兄)、班伯等都是博学致仕、精忠报国的名吏。在班氏名人中,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撰写《汉书》的大文学家、历史学家班彪、班固、班昭。他们父、子、女三人,巨大的贡献在于:使后代的帝王和读书人,穿透历史迷雾,看清了中国第一个强大王朝的兴衰史。如此炽烈的报国之情,班氏三人是用文笔来表达的。而另一位班氏名人,班彪之子班超,不屑做小书吏,投笔从戎,为国家屡建奇功。无论班彪等人的默默奉献,还是班超的叛逆兴武,都成为后来文人报效国家最有力的两种选择方式。前者影响了司马光等心怀天下的历史学家,后者影响了岳飞、文天祥等弃笔从戎的儒将。所以,政政辅、班氏古墓的发掘,使我们探寻到了原平儒家文化的源头。 为此班政铺村重新挖掘修建“三班故里”城楼,建立“百年古槐”爱国教育基地。 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班政铺村的优势产业是培育苗木。苗圃的发展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并在2006年以党支部书记刘福义为社长成立了“原平市班政铺常青苗木专业合作社”,苗木经纪人队伍达到40多人。现如今已发展到1600余亩。主要品种有云杉、桧柏、杜松、馒头柳、国槐、金丝柳等适用于退耕还林、防风固沙,城乡绿化、美化的各种规格的苗木及稀有树种等五大系列四十多个品种。人均一亩多,占农村经济比重为50%。育苗户达200多户,占到总户数的60%,其中10亩以上的育苗大户10家,户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有30多户。其每亩收入是玉米的三倍多,农业发展已向经济作物和苗木经济林方面集中,种植户占到了60%,种植面积达到了50%多。每年春季为苗木的销售旺季。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仍以育苗为主导产业。辣椒制种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不仅种子可以销售,而且辣椒皮也可出售,用于制作脱水蔬菜,每亩纯收入在1800元左右。村现有日光温室大棚两座,每座年纯收入1.5万元左右。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年产1000吨。村有果园30亩,年产2000斤。种植业占人均收入的20%。班政铺村沿108国道不断开发公路经济,至今已发展到40户,主要有餐饮、住宿、汽修、美发、草帘销售等,年收入在130万元左右。第三产业占人均收入的29% 第三产业方面,班政铺村沿108国道发展公路经济,计划发展60户,现有40户,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主要经营项目有修车、理发、洗浴、饮食服务业等等。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 公共事业发展状况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早在1997年就硬化了村庄主街道,2005年完成了全村大街小巷的硬化工程,总长约5.7公里,主街道安装了路灯。街道的美化绿化工作正在逐步完善。2010年完成了完成了全村自来水改造工程。 主要特点 农业发展方面班政铺走在了全乡的前列,率先开展了培育苗木和辣椒制种。得益于有一支团结的领导班子和大胆开拓的精神。他们不断培养苗木经纪人队伍,为做强做大苗木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品远销河北、内蒙等地区。村支书有带领村民尽快致富的强烈事业心,在村民中的威信很高。自班政铺村被评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村民建设新农村的愿望迫切,积极性更高了。 [全部]
班政铺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