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关乡介绍
-
小关乡
- 小关乡位于积石山县西南角,平均海拔2300米,全乡共有6个行政村,57个合作社,2082户,10079人;全乡总耕地面积为14200亩,人均占有耕地1.4亩。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副业为辅,农作物以油菜、蚕豆、小麦为主,自然灾害频繁,常年产量低而不稳。由于小关乡地处偏僻,信息闭塞,群众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生活普遍困难,"五难"问题仍是制约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乡现有低收入人口931户、5251人,占总人口52.1%,绝对贫困人口275户、1540人,占总人口的15.3%,而且返贫现象十分突出,为全县最贫困乡之一。 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县第七次-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从战略的全局和高度出发,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重点,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解决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促进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把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工作思路:牢牢把握稳定和发展"两大"主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通过三至五年的不懈努力,把我乡建设成为全县具有盛誉的养殖基地、劳务输转大乡。 1、畜牧业 充分利用沿积石山麓一带草场资源优势,在大茨滩、尕阴洼、大寺、小关四个村大力发展草场养畜。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养殖大户,每年建成1-2个示范养殖大户,以养殖大户示范带动草场养畜和暖棚养畜的发展,经过三至五年的时间使草山养畜和暖棚养畜发展成为山阴地区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2、劳务产业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有组织、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向外输出劳务人员,特别是向浙江、山东、福建等南方发达地区输送劳务人员,年均输送200-300认,为我乡劳务人员赴南方打工开拓渠道,树立样板,进一步巩固我乡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开辟的劳务基地,为今后向南方输送大批劳务人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三至五年的时间,将劳务产业做成增加我乡群众收入的主要产业。 3、林业建设 林业生产坚持以生态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以规模连片种植为重点,在沿山区一带种植生态林,进一步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流失;在川区种植经济林,大力推广啤特果、沙棘等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力争3-5年内建成基地2个,规模产销渠道1个。 4、农业生产 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努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产业优化结构调整步伐,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落实农业主要增产措施,增加农业中的科技含量,力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总面积的一半,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 5、教育 以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为重点,采取"321"帮扶结队等各种措施办法,想方设法让适龄儿童入学,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尽快实现"普九"目标。通过几年的努力,全面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及时扫除青壮年文盲,进一步提高我乡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6、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按照工作重心下移的要求,充分发挥村社计划生育专兼职干部的作用,形成乡、村、社三级组织联动工作的长效机制,在抓好基础工作的同时,以纯女户结扎、计外费征收、"少生快富"、奖励扶助、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工程等工作为重点,力争改变以往工作方式,使计生工作逐步走向政府宣传教育、群众自主、自觉实施的轨道。力争3-5年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以内。 7、维稳工作 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平安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突出巩固"无毒社区",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重点,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的阵地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按照"治安抓禁毒,维稳抓宗教"的总体要求,始终保持警觉态势,超前防范、提前介入、趋利避害,基本做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县上无-"的维稳目标。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政治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小关乡党委、乡政府号召全乡各族干部群众把所有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精神和县第七次-会描绘的宏伟蓝图上来,充分调动各族各界力量,团结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为实现我乡"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 还有1个地名与小关乡同名:贵州遵义绥阳县小关乡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