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波且寺
导航: 首页 西藏 山南 琼结县 唐波且寺
唐波且寺介绍
唐波且寺
唐波且寺 唐波且,藏文资料中常以索那唐波且相称,意为大坝头烧制木炭之地。此寺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林乡所在地,西距乡达村约一公里。座西朝东,背濒琼结季节河(亦叫香波河),前为阿布山。长期以来,由于河水的冲积,这里形成了一个较为宽阔的台地。肥沃的土地,方便的交通条件,使这里的佛教活动兴盛发展,因此,唐波且寺在很多史料中不乏记载。 唐波且寺创建于西藏佛教后宏期的火蛇年,即公元1017年。创建人名主梅·楚臣炯乃。据《黄琉璃》记载,此人生于后藏,幼年出家。出家以后,拜卢梅·楚臣喜饶为师。期间,刻苦学习,在卢梅·楚臣炯乃的指导下,研读了大量的佛学经典,知识渊博,佛教建树卓著,成为卢梅门徒“四柱、八梁、三十二椽”之中的主要人物,也是西藏后宏期有名的“十人智者”之一。 主梅·楚臣炯乃依照法师卢梅的意愿于公元1017年修建了唐波且寺。寺修成后,卢梅主持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将寺权交给了其弟子枯敦·尊追雍仲(1011——1075年)。自此,枯敦·尊追雍仲便成为唐波且第一位堪布。 枯敦·尊追雍仲,出生在后藏,始拜卢梅为师,后来阿底峡到藏后亦即拜为师。由于随从前师学习,基础雄厚,又得到后师阿底峡的面授循导,很快便成为西藏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其后,被认为是阿底峡最得意的门徒之一。为了使佛务活动园满成功,他亲自主持修建了一座专门为阿底峡起居和活动的觉康(卧室)。讲经期间,枯敦·尊追雍仲勤苦好学,深得阿底峡博爱,后便收其为亲徒。 九世纪,朗达玛(836——842年在位)毁法灭佛,西藏佛教遭受严重打击,主要寺庙被拆毁,一度时期佛教活动低落,而唐波且寺作为后宏期的寺庙,特别是在早期,其地位就非常重要,被当时誉为圣地之一。在以后的十一、十二、十三世纪中,不但以圣地著称,而且还出了很多法师和重要人物。 后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加上经济来源不足等原因,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得不到恢复。 至二十世纪初十三世0(1878——1933年在位)时期,甘珠尔-——洛桑土旺屯旦(曾是琼结境内包乌寺的创建人)为了重扬佛法,于公元1916年,由甘珠尔-主持修复了唐波且寺。 唐波且寺原建包括觉康在内,现己无存。占地面积通过残留的围墙来看,约8000平方米。现在看到的规模是1916年修复后的建筑,主要包括经堂、佛堂、经场、觉康。占地8556平方米。主体建筑大殿共高三层,设有经堂和佛堂。大殿之前为经场,地面全用石料铺成,东西宽20米,南北长20米。大殿一层正东即为殿门,门前左右有厢廊建筑。中部为经堂,有柱十二根,主供阿底峡师徒三尊、莲花生、宗喀巴、五世0铜佛像,均高1.5米。壁画有主尊画像以及各类菩萨和0神像。经堂之后为佛堂,四柱。主供释迦牟尼,其左右为妙音、强巴佛其后为十六罗汉、八大药王以及帕木竹巴等五个白教高僧的舍利塔。经堂南侧为0神殿,主供马头明王、牛头金刚泥塑像等。 大殿二层为寺内议事办公而用。三层是妙音殿,供观音镀金铜像,高1.9米。另有阿底峡舍利塔和第一位堪布枯敦·尊追雍仲灵塔,高1.9 米。 觉康在大殿东100米处,六柱一层,供有:阿底峡来此时的等身像、仲敦巴像、枯敦·尊追雍仲像、莲花生像、十一面观音像,均为泥塑。 唐波且寺早期信奉白教,到枯敦·尊追雍仲修复后改信黄教。 松赞干布墓 [全部]
琼结县周边景点